今年我国船舶用钢需求将创新高


据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,今年1-9月,全国造船完工量3074万载重吨,同比增长10.6%,其中海船为3058万载重吨(1129万修正总吨);新承接船舶订单量5734万载重吨,同比增长76.7%,其中海船为5667万载重吨(2161万修正总吨)。截至9月底,手持船舶订单量13393万载重吨,同比增长30.6%,其中海船为13309万载重吨(5797万修正总吨),出口船舶占总量的93.3%。1-9月,我国造船完工量、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48.7%、68.5%和54.7%,以修正总吨计分别占46.0%、63.5%和50.2%,均位居世界第一。

随着我国在中高端船舶制造方面的能力提升,国际市场份额提升带来的订单增长明显,拉动了对高端钢材的需求。近日,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公布了2023年船舶用钢需求数据,预计今年船舶用钢材需求量将突破1300万吨,再创新高。

今年上半年,我国造船完工量、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均位居世界第一。受益于造船业的高速发展,船舶用钢铁需求也保持稳定增长,今年上半年,我国船舶用钢超700万吨。

以中国船舶集团广船国际为例,今年上半年,企业承接订单同比增长90%,实现高水平上的持续增长。相关负责人表示,目前公司手持造船订单70余艘,价值超过500亿元,其中有近40艘、价值200亿元的订单为高附加值的甲醇双燃料或LNG双燃料新型绿色船型,订单排期已到2027年。

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发布数据,我国大型船厂订单不断,已排至2026-2028年,尤其我国LNG船的国际市场份额快速增长。今年上半年,骨干船企平均生产保障系数(手持订单量/近三年完工量平均值)约3.2年,部分企业交船期已排至2027年。

根据中国船舶披露半年报数据,公司上半年造船业务共承接民品船舶订单88艘/619.17万载重吨,同比增长61.49%。今年5月,中国船舶集团江南造船厂曾表示,2026年民船订单已经全部接满,有些生产线已经排到2028年。

随着高附加值船型订单数量的增加,船用高端钢材供给能力也得到不断提高。例如,LNG须在零下162摄氏度的环境中保存,低温环境下对储运设施的材料要求严苛,要使用更多满足低温、深冷环境需求的高韧性钢,殷瓦钢、低温高锰钢等高端船舶钢材产品是主要选择。

钢铁企业也与船舶企业在高端品种领域开展联合攻关,实现了薄板型液化天然气(LNG)船用殷瓦钢、超大型化学品船用双相不锈钢、海洋工程装备用低温钢、大型集装箱船用止裂钢、豪华邮轮用薄板等产品研发突破和产业化应用。

据不锈钢及特种合金联盟